新华网芝加哥8月7日电(记者魏寅 徐静)上海福喜公司使用“过期肉”事件曝光后,如何堵住食品生产链条上的安全漏洞成为热议话题。美国食品专家、前食品与药品监管局首席医务官大卫·艾奇逊日前告诉新华社记者,食品安全事故在某种意义上是促成食品安全体系改进的刺激因素,而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还是在预防,而非事后应对。
艾奇逊说,确保食品安全的一般做法是先建立预防性规定,再通过监管审查制度保证企业按照规定进行生产,在事故发生前做出预防是食品安全策略的重中之重。
艾奇逊介绍说,美国历史上发生过数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,较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3年。当时,位于美国西海岸一家快餐店的汉堡受到大肠杆菌感染,导致700多人食用后感染生病,并导致4名儿童死亡。
艾奇逊表示,这次事件之前,人们甚至不知道这种类型的大肠杆菌会造成致命危害,所以没有预防和规范措施。再加上事后应对不及时,最终造成大规模感染。
这次事件后,美国提出了“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”策略,也就是从整个生产流程上把关,寻找所有可能发生风险的“关键点”,然后通过观察测试对这些环节进行不间断监控。
艾奇逊认为,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类似的预防性食品安全策略,从而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行为,保证食品安全。
针对上海福喜的违规行为,芝加哥肯德尔学院烹饪技术教师奥斯丁·杨西指出,肉类存放时间越长,越可能出现病原体和其他微生物,而类似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都可能引起致命的感染。